description
羊卓雍措南岸

摄于羊卓雍措南岸

高原的稀薄空气和高能见度使得任何时候的画面整体都具有很高的光比,就我自己的经验来说,在晴天条件下,15级EV是正常的,这时候可能你就需要作出宽容度取舍。

因为高原的云层很低,在多云天的情况下,可以遇到阳光穿透云层的间隙照射在大地上、云层的影子在山坡上移动、丰富的乌云层次等千变万化的情况。

在光比很大的情况下,注意使用【点测光】来分析重点对象的曝光参数,并随时注意做曝光补偿,这一点就需要你时刻牢记肉眼可见的某个环境色彩分别在主观层面和客观层面如果转换为分区曝光11档位的话应该停留在哪一个区域。

因为高原的云层很低,相对来说云层变化非常迅速,所以在做全景节片的时候,首先建议以尽快的速度横向拍摄完毕天空云层部分,然后再做地景拼接(横竖就无所谓了)。

注意使用前期手动白平衡,正确的天然色彩永远会优于后期修正。

白天遇到20级的光比场景是常见的事情,特别是在出现雪山、日出日落、背光的情况下,目前没有任何科技手段能够做到单张曝光记录下所有的光亮信息,这时候就需要做包围曝光,而你身处这样环境的时候,时刻要做好准备。

不是任何场景都有机会让你有足够的时间架设三脚架、装设快门线,熟悉你自己的机身最大可用ISO、熟悉你手中的镜头光圈档位,什么场景可以在画质与速度平衡之间作出不同的平衡。

同样,如果你不打算以原价再转卖出手中的器材,或是把它传承给自己的晚辈,那么你应该知道不是所有场景都能等待你从背包、摄影包中取出相机,甚至是你打开镜头盖、开机、对焦的时间都可能决定了你错过某一瞬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室外,特别是夜间室外,把备用电池放在贴身口袋里,因为过低的温度会让你的电池电量很快耗光。

随着科技的进步,iso对应画质不能一概而论,你可以对比一下D70s和α7S2的800档。

熟悉你常用的镜头光圈画质与成像点大小对应关系,有时候你可以用f1.2记录完美的近景,并不意味着你同样可以用该光圈拍摄远景,相反也是。

婚姻法、刑法和交通法都没有规定你必须使用【M档、A档、S档、P档、Auto档】才会显得专业或者不专业。

不同EV曝光同一个场景,叫包围曝光, 相同参数多次曝光同一场景,叫多张降噪,前者扩展场景宽容度,后者优化了画质。

你应该明白快门加减档、光圈加减档、ISO加减档的区别:同样是控制加减档位,快门控制除了决定画面凝固,在大多数闪光模式下可能会受制于最高1/250,而在摄像模式下可能会受制于1/30、1/60、1/24。光圈控制会决定了前后景虚化层度。而ISO控制却又决定了画面质量,你会如何取舍?

高原的湖水非常清澈,能见度很高,但是并不代表所有时候都需要使用偏振镜过滤水面反光,有时候保留水面光线反而会得到更好的效果。

同样是加减档控制,曝光补偿的原理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实际并不一样,A档下实际控制的是快门,S档下实际控制的是光圈,这也是为什么延时摄影不能使用P档或者Auto档的原因(有可能会带来不同的光圈档位,造成视频闪烁)。

变焦镜头的边缘畸变可能会在视频变焦中带来果冻效应。

大多数2014年前的CMOS相机因为逐行扫描的原理,拍摄视频或者高速运动物体时也可能带来果冻效应,而CCD相机是天然的全域快门,不会受此影响。

CMOS和CCD对于漫射光谱的感应很弱,例如蓝天色彩在黑色头发、绿色树叶表面的偏蓝色反射,甚至同样缺乏大面积色块对周边物体造成的色彩反射感应,例如红色杯子反射到白色桌面上的局部偏红染色,这时候你必须以不同色彩的主动光源作为辅助照明。

以Raw格式拍摄,否则一切都是白说。

[?about-liangyichen?]


喜马拉雅行摄
记录雪域高原人文地理
知识库 | 科考 | 摄制 | 旅行
关于喜马拉雅行摄
核心九大区域旅行项目 | 尼泊尔轻松旅行 | 人文地理专题